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1981
主管部门: 惠州学院
主办单位: 惠州学院
刊期:双月刊
电话: 0752-2529551
Email: xb@h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53/z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934

惠州学院学报微信公众号


  • 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罗曼菲;

    《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对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分析和探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05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试析中西形而上学的差异

    李功平;

    形而上学曾在西方被认为是哲学的灵魂,一种缺少形而上学的哲学就好象是一座没有神像的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哲学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形而上学在中西方出现了不同的命运。在对形而上学本身的理解、关注视角、追求的目标、命运及其原因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还存在着差异。

    2006年05期 10-1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禅之悟——略论禅宗的生存智慧

    伍世文;李丽芸;

    禅就是觉悟的修行,通过这种修行以见证我们的本源心性。禅悟反对外执,主张回应本身,对本身要求亲身体悟,不假言诠。禅带给我们对待世界和生活的重要经验:要从世界的整体相关性去看待世界,对生活要自然任运。禅的这种经验是个人的,但更是世界的,即只要我们愿意而且能够反思,它就会对当今的物质社会和消费社会具有治疗作用。

    2006年05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文学世界之生成现象学

    陈吉猛;

    文学创作活动和文学接受活动是在作家和读者的头脑、意识中生成虚拟文学世界的过程。文章对文学创作世界和文学接受世界各自的生成过程、特征以及文学创作世界与文学接受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现象学描述,并对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予以简单的探讨。

    2006年05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论循吏在汉、隋两代的变化及其原因

    陈金花;

    汉、隋两代的循吏虽然在崇尚德治教化、具有廉洁正直之风和深得民心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他们之间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隋代循吏以德化民的行为更为细致感人,他们廉洁的程度往往超过汉代循吏,在深得民心方面也更为突出,隋代循吏在富民方面则逊色于汉代循吏。

    2006年05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荆棘鸟》中拉尔夫人格裂变探析

    赵佳丽;

    从人性和神性矛盾的角度分析《荆棘鸟》中拉尔夫的人格裂变,并且探究了造成这种裂变的根本缘由主要来自宗教背景、社会历史背景和自身个性弱点。以对比的手法对拉尔夫人格悲剧进行思考———人性的扭曲远远超出了对个人悲剧命运的展示,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挖掘了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根源。

    2006年05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权力压抑下的女性归宿——读埃尔弗雷德·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品《钢琴教师》

    罗晓梅;周海燕;

    埃尔弗雷德.耶利内克一直关注着女性的生存和思想状况,其独特的思想使得人们对她的作品的评价往往是毁誉参半,这正说明了其作品的多义性和开放性。以《钢琴教师》为例,运用福柯的理论,从话语、权力和欲望抵制等方面加以论证作家关于女性的辩证思考。

    2006年05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论文言介词语法功能的特殊性

    杨烈雄;杨波;

    文言介词具有“介词与它所引介的词语的关系特殊”、“介词所组成的介词词组的内部结构特殊”、“介词所引介的词语在句中的地位特殊”等语法功能的特殊性,造成这些“特殊”的原因是文言介词具有动词性和不成熟性。

    2006年05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徜徉在语言的三度空间——论张爱玲译《海上花》

    马若飞;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创作成就赢得了人们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她在翻译方面的突出贡献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从雅各布森所定义的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两个层面来论析张爱玲对《海上花》的翻译,可以管窥徜徉在语言三度空间的张爱玲不同寻常的翻译才华。

    2006年05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中英文古典诗歌对花的寄情比较

    覃丹;黄燕炜;

    在中英文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对花的寄情有许多相似之处:借花抒情言志,借花设喻,借花衬托。但中国和英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国诗人深受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而英美诗人则深受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因此,在这些诗歌中,他们所体现出的人生观和女性观又有着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

    2006年05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浅谈法律文本英汉翻译中的几种结构转换

    郑鲁晶;

    英语严格遵循主谓结构的要求,而汉语则遵循话题—说明的结构要求,因此,英汉翻译过程中主谓结构向话题—说明结构的转换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英汉语结构的对比分析,探讨法律翻译中主谓句向话题—说明句转换的几种方法。

    2006年05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论中小企业的生存法则

    曾志平;

    企业与大自然中的生物体一样,都得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必须适应生存的外部环境,必须有适合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独特的生存方法,必须为适应环境打造企业生存核心竞争力。生存法则包括:顾客满意法则、成本领先法则、人本管理法则、社会责任法则、营销创新法则、博弈双赢法则、和谐生财法则、资源整合法则、资本回报法则、技术领先法则。

    2006年05期 51-5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基于信息视角的企业边界分析

    王京安;

    经济学对企业边界决定的回答是不完全的。由于资本、环境等客观现象必须通过信息表达,信息因而成为整合决定企业边界的各种因素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信息视角下,企业就是一个信息获取、处理和使用的机制,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的信息能力大小决定的。

    2006年05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乡镇财政收支的差异性和延续性研究——基于农村税费改革前后的比较

    李普亮;朱永德;

    农村税费改革作为新时期农村税费制度的一次强制性制度变迁,对乡镇财政收支产生了深刻影响。税费改革前后,乡镇财政收支一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延续性。为此,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同时,必须加快相关制度的创新步伐,力求实现乡镇财政收支问题的“标本兼治”。

    2006年05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业主委员会组建与非营利组织介入——基于现代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视角

    吴丹涛;吕景春;

    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组建服务属于社区性公共产品,因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单靠市场或政府都无法保证其有效供给,这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困难重重或长期缺位,进而导致物业纠纷不断的深层次原因。根据公共选择的相关理论,文章提出了非营利组织参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并提供相应服务以解决该服务需求矛盾及困境的若干思路。

    2006年05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蔬菜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以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物流为例

    贾卫丽;

    蔬菜批发市场作为蔬菜流通的主要渠道,是发展和运作现代蔬菜物流的最佳主体。文章以山东省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为例,通过分析认为,蔬菜物流运作中存在市场参与主体数量多,中间费用高;产品加工程度低,技术手段落后;配送中心建设缺乏统一、合理规划和布局等问题。因此,应规范和壮大蔬菜物流运作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积极推进蔬菜商品流通电子商务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

    2006年05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对发展老年服装市场的探讨

    王坤良;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数量还在继续增长。从市场的三个要素(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分析,老年服装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当前老年服装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供需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消费观念、营销组合、法律法规及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采取对策。

    2006年05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关于惠州市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李远;陈迎;黄鑫铎;黄敏萍;郑少彬;

    发展第三方物流对惠州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惠州市所属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惠州市具有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有利条件,现有的物流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状况较好,但人力资源缺乏;针对惠州市第三方物流发展中资源分散、服务范围和功能窄、管理水平滞后、发展存在误区和认识水平低等现实问题,建议从更新理念、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成立物流行业协会、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重点产业的第三方物流等五个方面来引导惠州第三方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2006年05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惠州工业旅游开发的价值分析及其对策

    张海燕;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工业旅游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不少城市籍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惠州作为全国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电子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在工业旅游开发上还是一片空白,这与惠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惠州产业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是极不相符的。因此,要尽快对开发工业旅游的价值达成共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惠州工业旅游的开发。

    2006年05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刻不容缓

    肖力华;

    学术规范主要包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法律规范、写作技术规范和学术评价规范。当前研究生学术行为失范的现象屡有发生,这与社会不良风气、学术管理体制、导师学术行为的影响有关,但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缺位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而,高校必须从弘扬大学精神、完善学术道德教育机制、开设学术规范课程、重视导师示范作用和鼓励研究生创新等几方面来进行教育管理,以使其学术行为趋向道德和规范。

    2006年05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新基础教育实验”与“新教育实验”的比较

    王芳;刘俞;

    “新基础教育实验”与“新教育实验”是在世纪之交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两个教育实验。通过比较这两个实验的异同,可以看出现在我国教育实验发展的特点,为以后教育实验的进展提供良好的经验和借鉴。

    2006年05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助产术”教育思想探微及其对课堂提问的启示

    欧美燕;

    苏格拉底“助产术”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把它奉为启发式教育的源头。本文试图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的立场对“助产术”做一番全面的分析,指出其除了具有体现师生平等、开发学生潜能等优点之外,还有一定的机械呆板性和灌输倾向等不足。并根据这些优缺点对当前我国教师盲目运用“助产术”现象进行批判,在此基础上谈几点关于课堂提问的建议。

    2006年05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论大学生诚信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

    黄宁;

    和谐的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的诚信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目前,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严重的阻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高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和存在的教育弊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进行教育创新,完善诚信机制,实现大学生诚信回归,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

    2006年05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邬强;邓淑容;陶蓉;

    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现状,“八荣八耻”为我们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明确了内容要求,提出了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年05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朗读作品中的语言不规范问题

    曹国安;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的朗读作品理应在语言应用方面起到规范和表率作用。如果原作品在此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那么编委可以而且应该予以修改,使之规范。然而,《纲要》朗读作品中语言不规范甚至有语病的问题,还是屡见不鲜。有些问题,是不能以“省略”或“用语求简”来掩饰的。省略,不能导致成分残缺;用语求简,也不能不讲语法和逻辑。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对读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2006年05期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潜意识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叶岱夫;

    潜意识地理学是继行为地理学之后的一门全新学科,它弥补了传统行为地理学的不足,从根本意义发挥了人文关怀的当代学科优势,继而为人性的完善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关系的根本和谐作出贡献。文章在深入研究潜意识地理学这一新学科的核心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其学科功能。“人地关系中人性的完善、人的可持续发展、人性时空场”等是地理学的前沿性学术领域,运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Relativity)、人地全息统一论和人境合一论解释了人性时空场(the space-time field of humanity)、人性意识场的表达和意义。

    2006年05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审美现代性的吁求——评朱寿兴的《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

    王建疆;徐大威;

    朱寿兴的《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一书,努力实现由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向,彰显了中国当代美学界共同的致思取向。该书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美学主张、派别的存在形态作了系统性的审视,得出了诸多创见。该书所具有的三个特征———立足于本体论的研究视域与回归马克思的美学洞见、对中国当代美学存在形态的整体性研究、体现审美现代性的吁求,是中国的美学转向所系,而揭示和阐释这样三个特征也正是中国当代美学形态问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2006年05期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