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1981
主管部门: 惠州学院
主办单位: 惠州学院
刊期:双月刊
电话: 0752-2529551
Email: xb@h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53/z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934

惠州学院学报微信公众号


  • 整顿党的作风 加强党的建设——学习毛泽东同志《整顿党的作风》的体会

    叶洪添;

    <正> 《整顿党的作风》是我们党在一九四二年进行整风运动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的延安整风运动,其目的是教育全党接受过去“左”右倾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教训,清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遗留下来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及其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这篇光辉论著,不但对于理解当时党内斗争和革命发展的历史经验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当前加强党的建设和搞好整党,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

    1984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整顿党的作风 加强党的建设——学习毛泽东同志《整顿党的作风》的体会

    叶洪添;

    <正> 《整顿党的作风》是我们党在一九四二年进行整风运动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的延安整风运动,其目的是教育全党接受过去“左”右倾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教训,清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遗留下来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及其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这篇光辉论著,不但对于理解当时党内斗争和革命发展的历史经验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当前加强党的建设和搞好整党,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

    1984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整顿党的作风 加强党的建设——学习毛泽东同志《整顿党的作风》的体会

    叶洪添;

    <正> 《整顿党的作风》是我们党在一九四二年进行整风运动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的延安整风运动,其目的是教育全党接受过去“左”右倾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教训,清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遗留下来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及其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这篇光辉论著,不但对于理解当时党内斗争和革命发展的历史经验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当前加强党的建设和搞好整党,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

    1984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略论毛泽东同志关于主观能动性理论的提出和意义

    梅醒斌;

    <正> 毛泽东同志的认识论是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总结。毛泽东同志突击地把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认识论各个方面,运用于认识的整个发展过程,十分强调社会实践的观点,坚持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主张客观决定主观,同时又承认主观反作用于客观,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归结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观能动性的理论。本文

    1984年01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 略论毛泽东同志关于主观能动性理论的提出和意义

    梅醒斌;

    <正> 毛泽东同志的认识论是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总结。毛泽东同志突击地把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认识论各个方面,运用于认识的整个发展过程,十分强调社会实践的观点,坚持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主张客观决定主观,同时又承认主观反作用于客观,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归结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观能动性的理论。本文

    1984年01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 略论毛泽东同志关于主观能动性理论的提出和意义

    梅醒斌;

    <正> 毛泽东同志的认识论是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总结。毛泽东同志突击地把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认识论各个方面,运用于认识的整个发展过程,十分强调社会实践的观点,坚持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主张客观决定主观,同时又承认主观反作用于客观,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归结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观能动性的理论。本文

    1984年01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 “社会主义异化论”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

    谢在英;

    <正> 近几年来,国内议论异化问题成了热门。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问题,我国理论界和文艺界的一些同志大谈异化。有些文章违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随意扩大异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异化就是对立统一,就是一分为二。从这样的理论观点出发,到处套用异化概念。认为异化不仅可以用来批判资本主义,也可以用来批评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异化是全面的,有些文章提到社会主义存在政治、经

    1984年01期 13-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 “社会主义异化论”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

    谢在英;

    <正> 近几年来,国内议论异化问题成了热门。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问题,我国理论界和文艺界的一些同志大谈异化。有些文章违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随意扩大异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异化就是对立统一,就是一分为二。从这样的理论观点出发,到处套用异化概念。认为异化不仅可以用来批判资本主义,也可以用来批评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异化是全面的,有些文章提到社会主义存在政治、经

    1984年01期 13-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 “社会主义异化论”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

    谢在英;

    <正> 近几年来,国内议论异化问题成了热门。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问题,我国理论界和文艺界的一些同志大谈异化。有些文章违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随意扩大异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异化就是对立统一,就是一分为二。从这样的理论观点出发,到处套用异化概念。认为异化不仅可以用来批判资本主义,也可以用来批评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异化是全面的,有些文章提到社会主义存在政治、经

    1984年01期 13-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 也谈教育实践的本质

    罗晓文;

    <正> 教育实践问题,不仅是教育科学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李克柔同志在《教育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七期发表的《浅谈教育实践的本质》一文(以下称“李文”),对教育实践本质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基本观点我不敢苟同。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粗浅的探究,并与李克柔同志商榷,借此就教于哲学界诸同志。一“李文”开头就很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实践观,“实践首先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人的实践作为物质力量,作用于客观世界,导

    1984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也谈教育实践的本质

    罗晓文;

    <正> 教育实践问题,不仅是教育科学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李克柔同志在《教育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七期发表的《浅谈教育实践的本质》一文(以下称“李文”),对教育实践本质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基本观点我不敢苟同。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粗浅的探究,并与李克柔同志商榷,借此就教于哲学界诸同志。一“李文”开头就很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实践观,“实践首先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人的实践作为物质力量,作用于客观世界,导

    1984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也谈教育实践的本质

    罗晓文;

    <正> 教育实践问题,不仅是教育科学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李克柔同志在《教育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七期发表的《浅谈教育实践的本质》一文(以下称“李文”),对教育实践本质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基本观点我不敢苟同。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粗浅的探究,并与李克柔同志商榷,借此就教于哲学界诸同志。一“李文”开头就很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实践观,“实践首先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人的实践作为物质力量,作用于客观世界,导

    1984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艺术语言的魅力——浅谈秦牧散文的语言特色

    陈乐山;

    <正> 在当代文苑中,秦牧的散文独树一帜。他和杨朔、刘白羽一样,同是我国当代的散文大家。秦牧的散文,有其独特的风格。他不象刘白羽那样笔力粗放,气魄豪迈,也有别于杨朔那样文笔纤细婉丽,长于借景抒情,充满诗情画意。秦牧的散文,不但以其深邃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赢得了广大读者,同时,他也以富有形象感、平易通俗、自然淳朴、充满哲理的语言,在散文的语言运用方面,独辟蹊径,作了可贵的探索。

    1984年01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艺术语言的魅力——浅谈秦牧散文的语言特色

    陈乐山;

    <正> 在当代文苑中,秦牧的散文独树一帜。他和杨朔、刘白羽一样,同是我国当代的散文大家。秦牧的散文,有其独特的风格。他不象刘白羽那样笔力粗放,气魄豪迈,也有别于杨朔那样文笔纤细婉丽,长于借景抒情,充满诗情画意。秦牧的散文,不但以其深邃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赢得了广大读者,同时,他也以富有形象感、平易通俗、自然淳朴、充满哲理的语言,在散文的语言运用方面,独辟蹊径,作了可贵的探索。

    1984年01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艺术语言的魅力——浅谈秦牧散文的语言特色

    陈乐山;

    <正> 在当代文苑中,秦牧的散文独树一帜。他和杨朔、刘白羽一样,同是我国当代的散文大家。秦牧的散文,有其独特的风格。他不象刘白羽那样笔力粗放,气魄豪迈,也有别于杨朔那样文笔纤细婉丽,长于借景抒情,充满诗情画意。秦牧的散文,不但以其深邃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赢得了广大读者,同时,他也以富有形象感、平易通俗、自然淳朴、充满哲理的语言,在散文的语言运用方面,独辟蹊径,作了可贵的探索。

    1984年01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试论叶剑英绝句的艺术特色

    黄树红;

    <正> 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远望集》,共收入叶剑英同志的诗词八十一首,其中绝句六十九首,约占百分之八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继《远望集》后又出版了《叶剑英诗词选集》,共收入作者自一九一五年以来六十余年间所写的诗词一百四十二首。绝句仍然占了大部分。叶剑英同志的绝句,涉及领域很广,有崇高理想的信誓,有战争烽火的留念,有对祖国江山的礼赞,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颂扬,有缅怀战友的低

    1984年01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试论叶剑英绝句的艺术特色

    黄树红;

    <正> 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远望集》,共收入叶剑英同志的诗词八十一首,其中绝句六十九首,约占百分之八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继《远望集》后又出版了《叶剑英诗词选集》,共收入作者自一九一五年以来六十余年间所写的诗词一百四十二首。绝句仍然占了大部分。叶剑英同志的绝句,涉及领域很广,有崇高理想的信誓,有战争烽火的留念,有对祖国江山的礼赞,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颂扬,有缅怀战友的低

    1984年01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试论叶剑英绝句的艺术特色

    黄树红;

    <正> 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远望集》,共收入叶剑英同志的诗词八十一首,其中绝句六十九首,约占百分之八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继《远望集》后又出版了《叶剑英诗词选集》,共收入作者自一九一五年以来六十余年间所写的诗词一百四十二首。绝句仍然占了大部分。叶剑英同志的绝句,涉及领域很广,有崇高理想的信誓,有战争烽火的留念,有对祖国江山的礼赞,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颂扬,有缅怀战友的低

    1984年01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报告文学艺术结构初探

    李金涛;

    <正> 报告文学是兼有新闻和文学性质的一种文体。说它是报告,指内容而言,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材料,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指形式而言,必须通过艺术构思和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艺术构思是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人物与事件进展的谋篇布局和确定艺术表现形式等过程。作家李惠文说: “所谓艺术构思,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情节

    1984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报告文学艺术结构初探

    李金涛;

    <正> 报告文学是兼有新闻和文学性质的一种文体。说它是报告,指内容而言,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材料,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指形式而言,必须通过艺术构思和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艺术构思是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人物与事件进展的谋篇布局和确定艺术表现形式等过程。作家李惠文说: “所谓艺术构思,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情节

    1984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报告文学艺术结构初探

    李金涛;

    <正> 报告文学是兼有新闻和文学性质的一种文体。说它是报告,指内容而言,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材料,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指形式而言,必须通过艺术构思和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艺术构思是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人物与事件进展的谋篇布局和确定艺术表现形式等过程。作家李惠文说: “所谓艺术构思,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情节

    1984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试论柳宗元贬谪时期的文学创作

    余荣盛;

    <正> 在严峻的政治斗争面前,历史上任何一个作家,如果是站在守旧没落的社会力量一边,那末,他终究会被社会发展的历史所唾弃。而那些站在政治斗争的前列,坚持革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家,即使遭到守旧势力的诬蔑和歪曲,他们杰出的进步思想及其光辉的艺术作品,也必然会得到历史的正确评价,皓然地呈露于后代人的面前。柳宗元以一个进步作家的政治敏感性,积极地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运动中去。虽然,由于当时新旧势力的比重过于悬殊,这场革新运动只搞了一百四十六天,

    1984年01期 38-4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试论柳宗元贬谪时期的文学创作

    余荣盛;

    <正> 在严峻的政治斗争面前,历史上任何一个作家,如果是站在守旧没落的社会力量一边,那末,他终究会被社会发展的历史所唾弃。而那些站在政治斗争的前列,坚持革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家,即使遭到守旧势力的诬蔑和歪曲,他们杰出的进步思想及其光辉的艺术作品,也必然会得到历史的正确评价,皓然地呈露于后代人的面前。柳宗元以一个进步作家的政治敏感性,积极地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运动中去。虽然,由于当时新旧势力的比重过于悬殊,这场革新运动只搞了一百四十六天,

    1984年01期 38-4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试论柳宗元贬谪时期的文学创作

    余荣盛;

    <正> 在严峻的政治斗争面前,历史上任何一个作家,如果是站在守旧没落的社会力量一边,那末,他终究会被社会发展的历史所唾弃。而那些站在政治斗争的前列,坚持革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家,即使遭到守旧势力的诬蔑和歪曲,他们杰出的进步思想及其光辉的艺术作品,也必然会得到历史的正确评价,皓然地呈露于后代人的面前。柳宗元以一个进步作家的政治敏感性,积极地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运动中去。虽然,由于当时新旧势力的比重过于悬殊,这场革新运动只搞了一百四十六天,

    1984年01期 38-4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李商隐是婚姻致祸吗

    刘文峰;

    <正> 对李商隐卷入牛李党争的起因问题,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婚姻致祸说,认为李商隐在开成初年离开牛党令狐楚后,做了李党王茂元的幕佐①,还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因此才遭到牛党的排斥,从而卷入了党争的漩涡。这种说法肇自旧、新《唐书》②此后历代的研究者如冯浩、张采田直至今人吴调公、陈贻焮在各自的著述中,都不加辨明,不同程度地袭用此说。冯浩在他的《玉谿生诗集笺注》中说得更加明白:“义山以婚于王氏,致触朋党之忌”,“党局嫌猜,一生

    1984年01期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 李商隐是婚姻致祸吗

    刘文峰;

    <正> 对李商隐卷入牛李党争的起因问题,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婚姻致祸说,认为李商隐在开成初年离开牛党令狐楚后,做了李党王茂元的幕佐①,还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因此才遭到牛党的排斥,从而卷入了党争的漩涡。这种说法肇自旧、新《唐书》②此后历代的研究者如冯浩、张采田直至今人吴调公、陈贻焮在各自的著述中,都不加辨明,不同程度地袭用此说。冯浩在他的《玉谿生诗集笺注》中说得更加明白:“义山以婚于王氏,致触朋党之忌”,“党局嫌猜,一生

    1984年01期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 李商隐是婚姻致祸吗

    刘文峰;

    <正> 对李商隐卷入牛李党争的起因问题,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婚姻致祸说,认为李商隐在开成初年离开牛党令狐楚后,做了李党王茂元的幕佐①,还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因此才遭到牛党的排斥,从而卷入了党争的漩涡。这种说法肇自旧、新《唐书》②此后历代的研究者如冯浩、张采田直至今人吴调公、陈贻焮在各自的著述中,都不加辨明,不同程度地袭用此说。冯浩在他的《玉谿生诗集笺注》中说得更加明白:“义山以婚于王氏,致触朋党之忌”,“党局嫌猜,一生

    1984年01期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 谈谈元杂剧中李逵戏的特点

    于汀;

    <正> 在元杂剧的三大类题材中,有一类是在史料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的历史剧。当中,以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水泊聚众起义的史料为创作题材的水浒戏,就其思想倾向和数量而言,在这些历史剧中,都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在今有存目的二十五种水浒戏中,以黑旋风李逵为主角的李逵戏竟有十二种。从有剧本传下来的六种水浒戏来看,思想艺术成就比较高的,也当推其中的《李逵负荆》和《双献功》这两种李逵戏。可见,李逵戏是水浒戏中比较优秀者,是元杂剧中此较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1984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谈谈元杂剧中李逵戏的特点

    于汀;

    <正> 在元杂剧的三大类题材中,有一类是在史料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的历史剧。当中,以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水泊聚众起义的史料为创作题材的水浒戏,就其思想倾向和数量而言,在这些历史剧中,都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在今有存目的二十五种水浒戏中,以黑旋风李逵为主角的李逵戏竟有十二种。从有剧本传下来的六种水浒戏来看,思想艺术成就比较高的,也当推其中的《李逵负荆》和《双献功》这两种李逵戏。可见,李逵戏是水浒戏中比较优秀者,是元杂剧中此较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1984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谈谈元杂剧中李逵戏的特点

    于汀;

    <正> 在元杂剧的三大类题材中,有一类是在史料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的历史剧。当中,以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水泊聚众起义的史料为创作题材的水浒戏,就其思想倾向和数量而言,在这些历史剧中,都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在今有存目的二十五种水浒戏中,以黑旋风李逵为主角的李逵戏竟有十二种。从有剧本传下来的六种水浒戏来看,思想艺术成就比较高的,也当推其中的《李逵负荆》和《双献功》这两种李逵戏。可见,李逵戏是水浒戏中比较优秀者,是元杂剧中此较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1984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相见对难别亦难”小考

    钟新平;

    <正> 李义山《无题》“相见时难”一首,所见各家笺注本,对“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或只注字义,或不注释,皆未笺其出处。权威著作冯浩的《王谿生诗集笺注》仅曰:“首言相晤为难,光阴易过。”安徽师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选注的《李商隐诗选》也只说:“古人常说‘别易会难’,这句翻进一层,说会面本已困难,故分别更使人难以为怀。上‘难’指困难,下‘难’指难堪,含义有所不同。”李义山《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从内容和形式看,应是脱胎于曹丕《燕歌行》中的“别日何易见日难”(后李煜《浪淘沙》中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当受两句启发)“相

    1984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相见对难别亦难”小考

    钟新平;

    <正> 李义山《无题》“相见时难”一首,所见各家笺注本,对“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或只注字义,或不注释,皆未笺其出处。权威著作冯浩的《王谿生诗集笺注》仅曰:“首言相晤为难,光阴易过。”安徽师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选注的《李商隐诗选》也只说:“古人常说‘别易会难’,这句翻进一层,说会面本已困难,故分别更使人难以为怀。上‘难’指困难,下‘难’指难堪,含义有所不同。”李义山《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从内容和形式看,应是脱胎于曹丕《燕歌行》中的“别日何易见日难”(后李煜《浪淘沙》中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当受两句启发)“相

    1984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相见对难别亦难”小考

    钟新平;

    <正> 李义山《无题》“相见时难”一首,所见各家笺注本,对“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或只注字义,或不注释,皆未笺其出处。权威著作冯浩的《王谿生诗集笺注》仅曰:“首言相晤为难,光阴易过。”安徽师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选注的《李商隐诗选》也只说:“古人常说‘别易会难’,这句翻进一层,说会面本已困难,故分别更使人难以为怀。上‘难’指困难,下‘难’指难堪,含义有所不同。”李义山《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从内容和形式看,应是脱胎于曹丕《燕歌行》中的“别日何易见日难”(后李煜《浪淘沙》中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当受两句启发)“相

    1984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关于文学形象的间接性问题

    黄思天;

    <正> 到目前为止的文艺理论教科书,在谈到语言艺术的特征和文学欣赏的特点时,都触及了文学形象的间接性问题。以群同志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对它的说明是:“文学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而必须经过语言的中介。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读者只有熟悉、掌握了某种语言,才能阅读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并借助这种语言感受到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其它理论教科书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尽

    1984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关于文学形象的间接性问题

    黄思天;

    <正> 到目前为止的文艺理论教科书,在谈到语言艺术的特征和文学欣赏的特点时,都触及了文学形象的间接性问题。以群同志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对它的说明是:“文学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而必须经过语言的中介。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读者只有熟悉、掌握了某种语言,才能阅读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并借助这种语言感受到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其它理论教科书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尽

    1984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关于文学形象的间接性问题

    黄思天;

    <正> 到目前为止的文艺理论教科书,在谈到语言艺术的特征和文学欣赏的特点时,都触及了文学形象的间接性问题。以群同志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对它的说明是:“文学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而必须经过语言的中介。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读者只有熟悉、掌握了某种语言,才能阅读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并借助这种语言感受到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其它理论教科书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尽

    1984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训诂学和语义学

    潘尔尧;

    <正> 一、关于名称训诂学是中国古代的文献语义学,语义学是西方现代的研究语言意义的科学。训诂学是历史语文学的分科,语义学是现代语言学的分科。二者的方法论很不相同。学术界保留其名称的差别,也许就是这个原故。本文简论东西方的语义科学可以取长补短,发展成为更富理论意义的普通语义学,也就是关于语义的一般理论。这种理论所概括的事实将远远超出古代文献的范围,自然不宜再叫训诂学,而应叫做语义学。

    1984年01期 61-6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 训诂学和语义学

    潘尔尧;

    <正> 一、关于名称训诂学是中国古代的文献语义学,语义学是西方现代的研究语言意义的科学。训诂学是历史语文学的分科,语义学是现代语言学的分科。二者的方法论很不相同。学术界保留其名称的差别,也许就是这个原故。本文简论东西方的语义科学可以取长补短,发展成为更富理论意义的普通语义学,也就是关于语义的一般理论。这种理论所概括的事实将远远超出古代文献的范围,自然不宜再叫训诂学,而应叫做语义学。

    1984年01期 61-6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 训诂学和语义学

    潘尔尧;

    <正> 一、关于名称训诂学是中国古代的文献语义学,语义学是西方现代的研究语言意义的科学。训诂学是历史语文学的分科,语义学是现代语言学的分科。二者的方法论很不相同。学术界保留其名称的差别,也许就是这个原故。本文简论东西方的语义科学可以取长补短,发展成为更富理论意义的普通语义学,也就是关于语义的一般理论。这种理论所概括的事实将远远超出古代文献的范围,自然不宜再叫训诂学,而应叫做语义学。

    1984年01期 61-6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 浅释形声字表音表义的矛盾现象

    刘玄恩;

    <正> 汉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之一。汉字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体字、中美洲马雅人的图形文字一样是世界上渊源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创立于公元前3000——2600年间,初为苏美利人所用。这种文字起源于简单的图画,有几百简单符号都是表意的。这种文字后来于公元前3000——600年间为巴比伦人所借用,几经改造使成为一种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复合字。在这基础上又产生了

    1984年01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浅释形声字表音表义的矛盾现象

    刘玄恩;

    <正> 汉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之一。汉字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体字、中美洲马雅人的图形文字一样是世界上渊源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创立于公元前3000——2600年间,初为苏美利人所用。这种文字起源于简单的图画,有几百简单符号都是表意的。这种文字后来于公元前3000——600年间为巴比伦人所借用,几经改造使成为一种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复合字。在这基础上又产生了

    1984年01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浅释形声字表音表义的矛盾现象

    刘玄恩;

    <正> 汉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之一。汉字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体字、中美洲马雅人的图形文字一样是世界上渊源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创立于公元前3000——2600年间,初为苏美利人所用。这种文字起源于简单的图画,有几百简单符号都是表意的。这种文字后来于公元前3000——600年间为巴比伦人所借用,几经改造使成为一种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复合字。在这基础上又产生了

    1984年01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试论汉语名词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现象

    杨烈雄;

    <正> 在古汉语中,名词常常用在动词前面修饰动词作状语,帮助动词表情达意,例如: (1)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虏魏王屠大梁。(《史记·信陵君列传》)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3)舜勤于民而野死。(《国语·晋语》)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湯问》) (5)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6)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

    1984年01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 试论汉语名词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现象

    杨烈雄;

    <正> 在古汉语中,名词常常用在动词前面修饰动词作状语,帮助动词表情达意,例如: (1)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虏魏王屠大梁。(《史记·信陵君列传》)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3)舜勤于民而野死。(《国语·晋语》)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湯问》) (5)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6)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

    1984年01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 试论汉语名词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现象

    杨烈雄;

    <正> 在古汉语中,名词常常用在动词前面修饰动词作状语,帮助动词表情达意,例如: (1)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虏魏王屠大梁。(《史记·信陵君列传》)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3)舜勤于民而野死。(《国语·晋语》)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湯问》) (5)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6)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

    1984年01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 浅谈词组

    黄展英;

    <正> 词组是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之一,它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是大于词又小于句子的一种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里,词组的组合主要是依靠词序和虚词这两种方式。词序不同,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不同,如: 建设祖国(动词在前,名词在后,表示动宾关系) 祖国建设(名词在前,动词在后,表示主谓关系) 认真学习(形容词在前,动词在后,表示偏正关系) 学习认真(动词在前,形容词在后,表示主谓关系) 有些词组要用虚词的帮助才能组合起来,如“我的书包”、“伟大的祖国”中的

    1984年01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浅谈词组

    黄展英;

    <正> 词组是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之一,它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是大于词又小于句子的一种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里,词组的组合主要是依靠词序和虚词这两种方式。词序不同,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不同,如: 建设祖国(动词在前,名词在后,表示动宾关系) 祖国建设(名词在前,动词在后,表示主谓关系) 认真学习(形容词在前,动词在后,表示偏正关系) 学习认真(动词在前,形容词在后,表示主谓关系) 有些词组要用虚词的帮助才能组合起来,如“我的书包”、“伟大的祖国”中的

    1984年01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浅谈词组

    黄展英;

    <正> 词组是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之一,它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是大于词又小于句子的一种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里,词组的组合主要是依靠词序和虚词这两种方式。词序不同,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不同,如: 建设祖国(动词在前,名词在后,表示动宾关系) 祖国建设(名词在前,动词在后,表示主谓关系) 认真学习(形容词在前,动词在后,表示偏正关系) 学习认真(动词在前,形容词在后,表示主谓关系) 有些词组要用虚词的帮助才能组合起来,如“我的书包”、“伟大的祖国”中的

    1984年01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研究高师学生心理特征探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过程

    黄赞基;

    <正> 高等师范学校是教育工作母机,培养出来的学生,将要用他们自己的教学、讲演和文章去启迪新的一代。这就必须做好高师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面对八十年代的青年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研究他们在世界观形成过程中思想发展的规律,探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过程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所谓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按照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原则、规范,对受教育者从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进行系统的熏陶抓起,即抓住政治上的笃信,感

    1984年01期 84-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研究高师学生心理特征探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过程

    黄赞基;

    <正> 高等师范学校是教育工作母机,培养出来的学生,将要用他们自己的教学、讲演和文章去启迪新的一代。这就必须做好高师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面对八十年代的青年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研究他们在世界观形成过程中思想发展的规律,探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过程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所谓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按照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原则、规范,对受教育者从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进行系统的熏陶抓起,即抓住政治上的笃信,感

    1984年01期 84-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研究高师学生心理特征探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过程

    黄赞基;

    <正> 高等师范学校是教育工作母机,培养出来的学生,将要用他们自己的教学、讲演和文章去启迪新的一代。这就必须做好高师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面对八十年代的青年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研究他们在世界观形成过程中思想发展的规律,探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过程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所谓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按照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原则、规范,对受教育者从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进行系统的熏陶抓起,即抓住政治上的笃信,感

    1984年01期 84-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兴趣与教学——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勤奋学习的巨大动力

    <正>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研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事物的这种特殊认识倾向也就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并把整个有关的心理活动优先地倾向于而且集中于这一事物,力求去认识、研究这种事物,就是说他对这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例如,对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他会随时优先地对有关数学的问题、书刊等特别

    1984年01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兴趣与教学——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勤奋学习的巨大动力

    <正>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研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事物的这种特殊认识倾向也就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并把整个有关的心理活动优先地倾向于而且集中于这一事物,力求去认识、研究这种事物,就是说他对这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例如,对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他会随时优先地对有关数学的问题、书刊等特别

    1984年01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兴趣与教学——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勤奋学习的巨大动力

    <正>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研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事物的这种特殊认识倾向也就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并把整个有关的心理活动优先地倾向于而且集中于这一事物,力求去认识、研究这种事物,就是说他对这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例如,对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他会随时优先地对有关数学的问题、书刊等特别

    1984年01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作文训练简介

    胡道源;

    <正>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记述了他的启蒙学习生活,“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里说的“对课”,就是对“对子,”是旧对学生学习词句和准备做诗的一种训练方法。先从一字对起,例如老师说“雨”,学生对“风”;老师说“柳绿”,学生对“桃红”;老师说“细雨鱼儿

    1984年01期 92-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作文训练简介

    胡道源;

    <正>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记述了他的启蒙学习生活,“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里说的“对课”,就是对“对子,”是旧对学生学习词句和准备做诗的一种训练方法。先从一字对起,例如老师说“雨”,学生对“风”;老师说“柳绿”,学生对“桃红”;老师说“细雨鱼儿

    1984年01期 92-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作文训练简介

    胡道源;

    <正>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记述了他的启蒙学习生活,“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里说的“对课”,就是对“对子,”是旧对学生学习词句和准备做诗的一种训练方法。先从一字对起,例如老师说“雨”,学生对“风”;老师说“柳绿”,学生对“桃红”;老师说“细雨鱼儿

    1984年01期 92-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任仕沾;廖志坚;

    <正> 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除了以具体数字表示外,还有一些使用专用词语的。这些词语多数象某些成语一样,都有一定的出处,或源于古代经典,或与古代名人文句有关,或出自古代风俗习惯……,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成为专用词。这些词语的使用,不单使语言精炼,而且还可起到某种修辞作用,所以不但古汉语经常出现,有些词现代汉语也不少见。正因为如此,有必要向大家介绍。

    1984年0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任仕沾;廖志坚;

    <正> 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除了以具体数字表示外,还有一些使用专用词语的。这些词语多数象某些成语一样,都有一定的出处,或源于古代经典,或与古代名人文句有关,或出自古代风俗习惯……,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成为专用词。这些词语的使用,不单使语言精炼,而且还可起到某种修辞作用,所以不但古汉语经常出现,有些词现代汉语也不少见。正因为如此,有必要向大家介绍。

    1984年0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任仕沾;廖志坚;

    <正> 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除了以具体数字表示外,还有一些使用专用词语的。这些词语多数象某些成语一样,都有一定的出处,或源于古代经典,或与古代名人文句有关,或出自古代风俗习惯……,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成为专用词。这些词语的使用,不单使语言精炼,而且还可起到某种修辞作用,所以不但古汉语经常出现,有些词现代汉语也不少见。正因为如此,有必要向大家介绍。

    1984年0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华侨和港澳同胞对东江抗日武装斗争的贡献

    黄慰慈;

    <正> 一、香港救亡运动的高潮。港澳同胞回乡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香港市工委和海员工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港澳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通过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宣传发动,许多商会、同乡会、文化社团、青年社团和工厂纷纷组织起来,相继成立了香港学生赈济会等抗日救亡团体。从一九三七年八月开始,惠阳青年会,海陆丰同乡会、琼崖同乡会、恩平同乡会、西江同乡会、南海同乡会、会宁同乡会等,先后组织了回乡救亡服务团,返回广东的东江、西江、四邑、南海和海南各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推动各地救亡运动的开展。其中时间较

    1984年01期 98-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华侨和港澳同胞对东江抗日武装斗争的贡献

    黄慰慈;

    <正> 一、香港救亡运动的高潮。港澳同胞回乡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香港市工委和海员工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港澳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通过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宣传发动,许多商会、同乡会、文化社团、青年社团和工厂纷纷组织起来,相继成立了香港学生赈济会等抗日救亡团体。从一九三七年八月开始,惠阳青年会,海陆丰同乡会、琼崖同乡会、恩平同乡会、西江同乡会、南海同乡会、会宁同乡会等,先后组织了回乡救亡服务团,返回广东的东江、西江、四邑、南海和海南各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推动各地救亡运动的开展。其中时间较

    1984年01期 98-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华侨和港澳同胞对东江抗日武装斗争的贡献

    黄慰慈;

    <正> 一、香港救亡运动的高潮。港澳同胞回乡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香港市工委和海员工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港澳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通过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宣传发动,许多商会、同乡会、文化社团、青年社团和工厂纷纷组织起来,相继成立了香港学生赈济会等抗日救亡团体。从一九三七年八月开始,惠阳青年会,海陆丰同乡会、琼崖同乡会、恩平同乡会、西江同乡会、南海同乡会、会宁同乡会等,先后组织了回乡救亡服务团,返回广东的东江、西江、四邑、南海和海南各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推动各地救亡运动的开展。其中时间较

    1984年01期 98-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一九二七年的东江三次大暴动

    彭耀文;

    <正>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之后,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别委员会为了挽救革命,领导海丰、陆丰、惠阳、紫金等县人民于当年四月、九月和十月先后举行了三次东江大暴动,推毁了海、陆、紫反动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这三次暴动是我党独立地领导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夺取政权的尝试。本文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一些粗浅的介绍。

    1984年0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一九二七年的东江三次大暴动

    彭耀文;

    <正>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之后,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别委员会为了挽救革命,领导海丰、陆丰、惠阳、紫金等县人民于当年四月、九月和十月先后举行了三次东江大暴动,推毁了海、陆、紫反动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这三次暴动是我党独立地领导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夺取政权的尝试。本文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一些粗浅的介绍。

    1984年0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一九二七年的东江三次大暴动

    彭耀文;

    <正>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之后,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别委员会为了挽救革命,领导海丰、陆丰、惠阳、紫金等县人民于当年四月、九月和十月先后举行了三次东江大暴动,推毁了海、陆、紫反动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这三次暴动是我党独立地领导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夺取政权的尝试。本文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一些粗浅的介绍。

    1984年0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叶挺年谱(续篇)

    叶衍傅;

    <正>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叶挺二十九岁。秋天,叶挺从莫斯科回到广州,任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参谋处长。十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反动军阀陈炯明,叶挺随军到紫金,后又调回广州,任新成立的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率部进驻肇庆。十一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团在肇庆成立。叶挺任团长兼团党支部领导成员。他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加强部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训练,很快就从政治上、组织上和军

    1984年01期 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 叶挺年谱(续篇)

    叶衍傅;

    <正>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叶挺二十九岁。秋天,叶挺从莫斯科回到广州,任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参谋处长。十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反动军阀陈炯明,叶挺随军到紫金,后又调回广州,任新成立的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率部进驻肇庆。十一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团在肇庆成立。叶挺任团长兼团党支部领导成员。他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加强部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训练,很快就从政治上、组织上和军

    1984年01期 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 叶挺年谱(续篇)

    叶衍傅;

    <正>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叶挺二十九岁。秋天,叶挺从莫斯科回到广州,任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参谋处长。十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反动军阀陈炯明,叶挺随军到紫金,后又调回广州,任新成立的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率部进驻肇庆。十一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团在肇庆成立。叶挺任团长兼团党支部领导成员。他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加强部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训练,很快就从政治上、组织上和军

    1984年01期 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