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1981
主管部门: 惠州学院
主办单位: 惠州学院
刊期:双月刊
电话: 0752-2529551
Email: xb@h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53/z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934

惠州学院学报微信公众号


东江文化研究

  • 东江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

    许桂灵;

    东江地区历史上开发早,文化积淀深厚,是珠江流域文化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一个地区,应充分挖掘其流域内景观资源的文化内涵,加以整合、提升、创新,并根据当前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取的相应对策和措施,为提高当地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综合效益,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015年04期 v.35;No.15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 试论苏轼的“和陶诗”

    崔怡;

    和陶诗是苏轼后期的经典诗作,根据时间以及苏轼对"和陶"认识过程,可以将和陶诗分为扬州阶段、惠州阶段和儋州阶段。这三个阶段由开始的偶然为之,到后来的真正"和陶",到最后的"尽和"过程,是苏轼由对陶诗的欣赏上升到学习,再到后来从中感悟生活、品味人生,并且发表与陶渊明不同的见解。从中也反映了苏轼晚年随缘自适、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2015年04期 v.35;No.15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 东坡田园诗的特征与意义

    俞兆良;

    苏东坡一生命运跌宕起伏,数度被贬,晚年的苏东坡特别崇尚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并且写了不少"拟陶""和陶"的作品。因此,从苏轼的田园诗中探究其作品特征以及苏东坡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就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2015年04期 v.35;No.151 11-1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惠州研究

  • 走惠州特色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善治之路

    陈职勇;

    惠州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主文化、法治文化、人文环境、发展阶段,决定了基层社会治理必须紧紧围绕惠州民生、民主、法治、德治和善政"五位一体"建设,针对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惠州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善治之路。

    2015年04期 v.35;No.151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模式与机制——以惠州为样本的研究

    首小琴;

    目前惠州市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着社会资金投入不足、民间文化活动偏少、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尚没有形成市民参与的有效方式与稳定机制。今后可以根据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三种供选模式,确立有效的参与路径与方式,通过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完善配套激励政策、建立社会文艺人才库等,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与机制。

    2015年04期 v.35;No.151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 惠州市惠城区社会用字调查

    张青松;陈淑櫞;杨燕珍;曾惠莹;

    惠州市惠城区社会用字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主要集中在繁简混用,使用被废异体字、被淘汰的旧字形、被废二简字和错别字等等,其中繁简混用的问题最为突出,错别字次之。使用废异体字、被淘汰的旧字形、被废二简字的现象在小范围出现,亟须相关语言文字机构进行监督与管理。

    2015年04期 v.35;No.15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政治·法律

  • “占中”学子心理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邱珊珊;

    香港"占中"是一个由香港学生主导带动的严重社会事件,参与人数达到13万人之多。在历来以法治文明为荣的香港竟会以如此激进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诉求,这与90后自身的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加上香港地域与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香港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基于这些独特的心理特征分析其成因,有助于我们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占中"事件的产生与发展。通过挖掘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社会因素,以期促进大陆对香港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2015年04期 v.35;No.15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 诉讼时效的可约定性分析

    丁海东;

    传统民法认为诉讼时效属于强行法的范畴。然而维护公共利益、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以及避免债权人通过约定损害债务人利益等支撑诉讼时效作为强行法的理由已然不能成立。新近的民法典以及国际示范法对诉讼时效制度采取了缓和态度,允许当事人就诉讼时效进行约定。相较而言,允许当事人之间协议变更诉讼时效或协议事先放弃时效利益更有其正当性基础,也适应时效法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民法典》应采诉讼时效的可约定性制度。诉讼时效的可约定性应当排除关涉人身关系请求权的适用,且在格式条款之下其仍应受合同法有关格式条款规则的约束。

    2015年04期 v.35;No.151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 论无理由退货制度下网络购物平台交易规则的完善——以“淘宝网”为例

    姚迪迪;

    新《消法》实施后,网络零售交易平台仍多以淘宝网交易规则为范本,因此,及时发现并纠正其缺陷及错误非常必要。文章以淘宝网最新交易规则为例,结合真实案例和现行立法,讨论新《消法》网购商品无理由退货制度下的网络购物平台交易规则的完善。

    2015年04期 v.35;No.15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经济·管理

  • 物流能力与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胡玉洲;李蕾;

    文章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糊物元计算中国十大城市群物流能力,然后用面板数据回归考察其对城市群一体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能力对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城市群面积对城市群一体化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加强物流能力的建设对于缩短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促进城市群的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4期 v.35;No.151 46-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 物流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组织间信任机制的研究

    李蓉;

    文章主要研究了物流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组织间信任的问题。信任是物流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嵌入性交易关系的基础,是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之一。不同发展阶段的物流产业集群的主导信任机制不同,不同来源的信任会影响物流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变化,二者相互作用。建立信任机制,促进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

    2015年04期 v.35;No.151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 仲恺高新区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陈秋锋;

    文章从仲恺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入手,分析了四大产业的产业链、经济发展、企业类型、创新活动及产出,发现四大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高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产品附加值低、研发力量薄弱和市场集中度过高的问题,从共创产学研体系,细分市场、做大做强企业和加强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的强度和深度等方面提出提升四大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2015年04期 v.35;No.151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 协调公共产品市场化中的公共性与逐利性——基于某镇自来水供应市场化的思考

    张菊梅;

    文章从L镇自来水供应市场化案例谈起,提醒人们关注公共产品市场化中的公共性与逐利性"双输"问题。公共性体现在政府对公共利益的维护与追求,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政过程和民主、法治的执政理念;逐利性则是市场主体的本质属性,即每个市场主体都追求利益、利润的最大化。公共性与逐利性是公共产品市场化的两个根本特性,能否协调和平衡好二者,决定着市场化成败。要实现二者的协调,需要满足六个条件,同时,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全身而退,而是意味着政府的角色和责任更加多元、复杂和宏观。

    2015年04期 v.35;No.151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 四川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旅游客流特征研究

    朱智;

    对四川省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游客的数量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年游客数量从2000-2011年呈逐步上升趋势,增幅增大;公众假期、冰川景观质量是影响公园月客流量的主要原因,5月、8月、10月、周末都是客流量集中期;景区对外交通、客源地经济水平是影响公园旅游客源分布的重要因素,公园客源地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内(46.52%)及重庆(26%)、广东、上海等省外发达地区。

    2015年04期 v.35;No.151 66-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历史·文化

  • 杜威来湘讲学与湖南自修大学探赜

    张金荣;师永伟;

    1920年,杜威应湘城教育会之邀来长沙讲学,其演讲的内容是以教育哲学、学生自治、学校与社会、教育本身等为重点,此次演讲对湖南省各界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诞生于1921年的湖南自修大学所凸显的教育理念以及其中实施的教育制度无不彰显杜威讲学的"影子",湖南自修大学实现了杜威"多元"教育思想的"统一",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15年04期 v.35;No.151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 元代儿童生活初探

    陈柳晶;

    元代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这一特点也反映在儿童的游戏、劳作、教育等方面。儿童人身安全易受到威胁,元朝政府对儿童的救济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封建生产关系仍占主导、社会文化习俗的稳定连续性是元代儿童生活与前代存在共性的重要原因,而少数民族统治及民族大融合又决定了元代儿童生活有其特色。

    2015年04期 v.35;No.151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文学·语言

  • 论申平动物小小说的民间色彩

    肖向明;郑娜珠;

    申平的动物小小说中充满着人与动物之间离奇古怪、是非曲直的故事,这些故事带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民间故事的运用使得小说情节具有传奇色彩,民间文化也凸显了小小说的主题。申平的动物小小说中民间故事式的叙述、平民化的语言、独特的地域风情也为小小说打造了独特的民间色彩。

    2015年04期 v.35;No.151 81-8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看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策略

    周方衡;

    中国古诗语言含蓄,意境悠远,这和其本身独具的文化魅力是分不开的。许渊冲先生作为国内外诗歌英译的顶级专家,他在古诗的英译过程中非常注重向译语读者传递原诗的文化内涵。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为研究视角,在结合实例的情况下从增添、诠释、简化、变通等方面对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策略进行详细探析,旨在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切不可拘于原文的字比句次,而应以原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为翻译单位,然后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运用;重种翻译手段,求得原文本文化在译语文化中的功能等值,最终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

    2015年04期 v.35;No.151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 “任性”的语境内涵及其英译

    李矫;

    在2015年"两会"期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反腐问题时,新闻发言人吕新华使用了"任性"一词,口译员将该词译为capricious。这一译法赢得了很多人的称赞,同时也遭到了很多的批评。本文从社会语境对流行语"任性"一词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该词英译的关联性因素进行了探讨。

    2015年04期 v.35;No.151 91-9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生态学及语言功能视角下中国英语的产生、发展和作用

    刘春燕;

    文章从生态学及语言功能的视觉探索了中国英语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指出中国英语的产生是中国特有的环境作用于英语的结果,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国英语所发挥的功能确立了其在英语中的地位。中国英语丰富标准英语的形式和内容,促进标准英语发展,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对维护世界文化生态平衡、促进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捍卫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5年04期 v.35;No.151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不同水平二语学习者跨文化道歉策略定量研究

    周家文;

    采用DCT式调查问卷收集了在13种需道歉的情景中以粤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习惯性答语。结果发现,以粤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二语道歉语并非翻译对等,而是由语感驱动;在道歉策略的使用上个体差异较明显,随年龄或二语水平而发展的规律性不大。社会权力距离和错误程度判断对学习者道歉策略使用的影响是由说话者自身的心理现实性和二语水平共同决定的。一般来说,心智越成熟、二语水平越高,所用的道歉策略种类和数量也越多。

    2015年04期 v.35;No.151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教育·教学

  • 基于大数据管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刁振强;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目前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到来的背景下,能否及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监测、对就业危机进行预警成为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管理的视角,从信息收集监测、信息统计分析、就业危机预警及警情处理反馈四个方面探索就业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继而得出一个新的较为完善的系统模型,以期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5年04期 v.35;No.151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 U-K共生性合作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谢桂新;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突出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应建立U-K(高师院校与幼儿园)共生性合作培养幼儿教师的新模式。该模式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以高师院校和幼儿园的发展、融合、共生为价值追求,以高师院校和幼儿园携手,互通有无、相互依存为形成机制,在保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训练的同时,探寻更多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共同发展和提高的实践策略。

    2015年04期 v.35;No.151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惠州市区域经济与惠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谢伟强;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有助于经济发展。文章在介绍惠州经济及惠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惠州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协调状况。文章认为,要促进惠州经济与惠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树立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建设名师队伍,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高职教育。

    2015年04期 v.35;No.151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

    王秋花;罗浩;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公共选修课程由各高校自主开设,最能体现各高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和水平。文章运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对惠州学院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通识教育宣传和引导、优化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改进建议,从而为其他地方本科院校更好地推行通识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2015年04期 v.35;No.151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 AAWP模式下的英语写作课程设计及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郭士香;

    依据Jack Richards教学设计理论,根据AAWP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对英语语言能力需求来设计英语写作课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写作成绩、作文错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助于AAWP模式的进一步实施。

    2015年04期 v.35;No.151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