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1981
主管部门: 惠州学院
主办单位: 惠州学院
刊期:双月刊
电话: 0752-2529551
Email: xb@h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53/z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934

惠州学院学报微信公众号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涵养和构筑

    杨桂森;曹春雀;

    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是构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筑魂工程。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创新精神是聚慧纳贤的强国之智。对其精神的涵养与构筑,新时代的中国人是建设者,中国共产党是引领者;协商民主政治为构筑中国精神提供制度保证,优秀传统文化为构筑中国精神提供智慧支持,面向现代化为构筑中国精神提供先行经验,面向世界为构筑中国精神提供广阔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则渗透于以上各个环节,在于无声中滋养构筑着"中国精神"。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在坚守中醇厚民族特色,在开放中融入世界的主流文明,在创新中生发后现代文明精神,既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慧源泉,也为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支持。

    2019年05期 v.39;No.17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历程、思想及实施路径——浅析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

    周巍;温智;

    文章分析了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其核心思想;社会治理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治理体制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重心是城乡社区。要有效实施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就要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巩固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社会治理的价值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改进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2019年05期 v.39;No.176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互动探论

    郭开虎;潘剑锋;邓怡舟;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基因的同根性与价值理念的一致性,为传承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过程的互动提供了可能性。为此,一方面,应通过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增强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理念的了解、认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基础,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的内化生长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为其续存发展提供价值标准和方向导向。

    2019年05期 v.39;No.176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丰湖论法

  • 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法理基础的探讨

    李铁喜;

    依现有著作权法的版权法理基础确认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不仅法律制度上存在障碍,而且还会导致版权市场的混乱,因此,有必要探讨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法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调整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法律制度,维护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市场秩序。考察纯人类创作作品的版权法理基础以及人工智能创作物作为版权对象物的生成过程,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法理基础为:以"人机合作"为基础的原始著作权人思想或情感的有限与创新性表达。

    2019年05期 v.39;No.17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 PPP项目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覃章慧;

    PPP项目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有效的资金监管机制是风险防范的核心内容。通过对PPP项目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梳理,对现有PPP法律制度体系进行反思,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从行政法、民法、刑法、信用法等不同领域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实现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系统化、科学化,以化解PPP项目金融风险,规范和引导公共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良性发展。

    2019年05期 v.39;No.176 21-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 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以上海“206”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为分析样本

    陈曦;

    在"智慧法院""智慧司法"等顶层设计下,实践中的人工智能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证据标准指引、证据规则指引、证据模型等智能算法模型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适用于司法裁判领域。虽然无论是在效率上还是质量上人工智能与司法裁判的结合都拥有超越人类的潜质,然而也应当注意到其面临着数据处理不准确不透明、法律机械适用以及技术权威压制司法的风险。因此,应当从保障司法者的"能动性"出发,探索一条正确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下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之路。

    2019年05期 v.39;No.176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 “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工程合同的法律风险探析

    侯利民;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政治风险高,发展规划对接困难;法律制度差异巨大;劳工纠纷日益凸显,所以建设工程合同的纠纷多样,主要有:外国法的查明、管辖权、合同效力。通过建立"一带一路"倡议外国法数据库,尊重国际工程领域的普遍规则和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建立"一带一路"工程合同争端解决组织,可以有效降低法律风险。

    2019年05期 v.39;No.17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历史

  • 试论清末新政的多元性和异质性——以法律改革为例

    徐旭阳;

    无论从改革的动因还是从改革的进程亦或成效看,清末新政都是一个复杂的多元体,具有鲜明的多元性与异质性。清末新政法律改革大体上分"根本大法"的草拟和一些具体法规的制定两个层面,前者的主导权操诸欲"皇位永固"的满族王公之手,后者则主要是由一些希冀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法学专家进行和完成,两者的动因和历史作用,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相。

    2019年05期 v.39;No.176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 明代广东进士的数量及时空分布

    陈友乔;

    明代广东进士871人,在全国排名靠后。明代广东进士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就时间分布而言,主要分为起步高迈、缓慢发展、稳步增长、降中趋升等四个阶段。就空间分布而言,具有梯次分明、府际之间不平衡、县际之间不平衡等特点。沿波讨源,明代广东进士分布不均衡是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合力所致。明代广东进士分布的不均衡状态是历史形成的,它对今天广东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仍然发生作用和影响。

    2019年05期 v.39;No.176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闻教育理念的具体来源

    陈燕敏;许鑫;

    蔡元培、徐宝璜和邵飘萍分别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重要导师,他们的新闻实践、教育活动促成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新闻教育理念,对中国刚刚起步的新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三人的新闻教育活动及理念,能较全面地揭示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新闻教育理念的具体来源:20世纪初中国报业环境和现状对创办人的理念的影响;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思想和对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设想;徐宝璜对早期西方新闻理念的创造性阐释;邵飘萍的经验总结和对日本新闻学的借鉴。

    2019年05期 v.39;No.176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文学·语言

  • 论田沁鑫话剧《青蛇》中的女性身体书写

    冯爱琳;杨惠珊;

    田沁鑫话剧《青蛇》承袭了李碧华同名小说的情欲主题,肯定了女性的身体欲望,揭示了女性身体一直受到压迫和规训的事实。这种压迫和规训不仅来自父权制社会,也来自女性的自我规训。女性对自我身体的权力支配预示女性意识的觉醒。话剧增加了对男性身体的"凝视"情节,男性身体被简单地肉体化、符号化,这是女性对传统父权制社会的戏谑和反抗。话剧还通过"折扇"这一意象化、符号化的舞台道具消解男性中心,隐晦地表达了女性身体对父权制社会的反抗。话剧中的女性身体书写肯定了女性情欲的合理性,构建女性主体地位,颠覆父权制象征秩序,也隐喻式地表达了女性在自我求索的道路上所遭遇的精神的困顿与突围的艰难。

    2019年05期 v.39;No.176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鲁迅小说呈现隐含作者的特点

    唐敏;

    隐含作者是小说文本的统领性元素。作为一种虚拟人格,他身份特殊,只能在与叙述者和人物这两个虚拟人格的比较中呈现。鲁迅小说呈现隐含作者的特点在叙述者层面和人物层面各不相同:在叙述者层面,鲁迅主要通过弱化、加强或调整叙述者的叙述功能来呈现隐含作者;在人物层面,鲁迅主要通过叙述者、人物以及隐含作者三者价值观的比较来呈现隐含作者。

    2019年05期 v.39;No.176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 张裕钊所撰墓志铭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赵小燕;

    张裕钊作为晚清著名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墓志铭,且这些墓志铭所志之人几乎都是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主要分为三类,即颖达重学之士、睦亲仁人之子以及尽忠守义之官。总体来说,他们不仅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还有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同样作为知识分子的张裕钊的审美理想:虽带有浓厚的传统儒家忠孝节义的气息,也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新的人格要求。

    2019年05期 v.39;No.176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 大陆影像里的香港想象——以贾樟柯电影为中心

    韦亮节;

    在接受香港文艺作品后,大陆文艺工作者们便对香港展开各种想象,其中贾樟柯的香港想象别具一格。在贾樟柯电影的"地下"时期,香港想象中包含着现代化、流行文化和价值观等的崇拜;而在"地上"时期,香港想象则蕴含着怀旧的情结。香港想象的转变与全球化语境的介入、两地在经济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有关。

    2019年05期 v.39;No.176 73-7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 也谈“用心一也”之“用”的训释

    郭浩瑜;

    通过对《荀子》所产生的时代的语言进行调查,文章发现,"用心一也"的"用"当解释为"使用",不当解释为"因为"。这是因为先秦的"心一"一般表示心思统一,"心"表示多人之心;相当于"因"的"用"只出现在风格比较庄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用法在金文和《诗经》中很常见,但在后代的散文中很少见,说明这个用法在口语中已经消失。

    2019年05期 v.39;No.176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经济与管理

  • 基于绿色理念的快递包装设计与回收流程构建

    李蓉;

    随着我国快递业务量的飞速增长,快递包装垃圾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分析了国内快递包装回收现状以及存的在问题,提出在政府的监管下,设计并使用便于回收的环保包装物,依托专业的第三方回收企业,构建包含快递企业收发点、社区回收站、区域中转站、城市处理中心、再制造中心的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合理的回收流程,通过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多方参与,对废弃包装物回收再利用。

    2019年05期 v.39;No.176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 高校应收款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文昶;

    应收款项管理不到位,一直都是高校财务管理中一项突出问题。针对应收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意识淡薄、社会诚信缺失、校企经营风险等具体问题,高校必须采取措施,树立防范风险意识、开展信用管理、构筑投资"防火墙"等方法,才能保证高校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2019年05期 v.39;No.176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 从交通拥堵看城市空间破碎化的风险——基于惠州公交的前瞻性调查

    严雪雁;谢金晶;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事先对研究分组、线路、收集方法、评价标准做出规定,选取惠州公交为观察对象以了解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从自然与经济两方面分析城市空间格局,以研究交通拥堵与城市空间破碎化的关系。研究结果,数处交通堵点普遍存在,表明城市空间破碎化已客观形成,究其成因,城市地貌、空间功能分化、设施隔离是其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交通建设应突破地貌局限和空间分隔、消除城市廊道阻隔、健全交通配套设施的优化建议。

    2019年05期 v.39;No.176 95-10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4K]
  • 党外女干部成长现状及对策研究

    杨眉;

    党外女干部是广大妇女中的先进代表,是我国政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相对于男性而言,党外女干部成长受到的制约因素更多,不确定性更大,更需要组织的特别关注和格外关心。因此,文章就新时期党外女干部成长特点及其规律和女干部能力提升作一些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政府和组织部门设计更有利于党外女干部成长的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2019年05期 v.39;No.176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教育·教学

  • 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外国文学》“翻转课堂”为例

    陈梦;赵佳丽;

    在"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探索手段。"翻转课堂"的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拥有一个宏观整体的设计与安排,极大限度地优化"互联网+教育"的资源分配,竭力为学生发现并整合慕课、微课、影视、音频、视频、电子图书与文献等丰富多彩的线上学习资源。以外国文学为例,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以问题为导向,在专题讲授、文本阅读、问题讨论、读书会、文学沙龙、研讨会以及创意写作的有机结合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读、说、赏、写、演"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

    2019年05期 v.39;No.176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高校“双向五进互动”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学校、教师、学生互为“主—客体”的视角为例

    王个松;

    新时代语境下,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通过分析在高校中运用互为"主-客体"的培养模式,包括对音乐教育哲学、课程设置观念、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培养标准评价等具体内容,结合"双向五进互动"的具体实施路径,探索我国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路径。

    2019年05期 v.39;No.176 113-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 SETT框架下课堂互动中的教师话语反思研究

    王琰;王莹;

    该研究介绍了SETT框架的四类课堂互动模式和14种互动特征。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一堂EAP课堂互动中的教师话语模式,结合刺激访谈让授课教师反思自身课堂用语,评价话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SETT框架可以作为教师自我评价课堂话语的辅助工具,帮助外语教师分析课堂用语,进行反思实践。

    2019年05期 v.39;No.176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角色结构分析——以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为例

    周颖;曹俊骏;韦金介;

    语文教育作为教育社会学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文化传承和育人的功能。而初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性别角色,往往以不同的人物形象塑造不同时代的典型角色。分析教材中的性别角色结构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社会性别意识及性别平等意识。对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人物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对其性别角色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和统计,关注性别刻板印象对教学实践及其后续教材编写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品质。

    2019年05期 v.39;No.176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 《惠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正>《惠州学院学报》是惠州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文、理合刊,逢双月月末出版,其中第1、2、4、5期刊发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文章,第3、6期刊发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文章。社会科学领域涉及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音乐、美术及图书情报等;自然科学则涵盖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电子工程学、化学与化工、生命科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地理、

    2019年05期 v.39;No.176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