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教育强国战略,落实“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的要求,系统探讨数智技术赋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有效实践行动,切实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1月2日,学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在行政楼501会议室和腾讯会议平台举办第二届基础教育研究生论坛。
本届论坛以“数智化时代的基础教育:挑战、变革与发展”为主题,由惠州学院主办,科学技术部、学报编辑部、教育科学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惠州学院附属学校、惠州学院附属幼儿园协办。论坛邀请10位国内知名的教育管理、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及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期刊主编作主题报告,来自全国三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学校的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
上午,论坛开幕式在行政楼501会议室举行,并同步在腾讯会议直播。我校副校长郑文、承办单位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及基础领域教师等参加了论坛。开幕式由我校科学技术部部长刘国聪教授主持。
副校长郑文在致辞中介绍了惠州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我校教育硕士学位点的建设情况。郑文指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本次论坛聚焦于数智技术赋能基础教育,旨在通过汇聚全国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智慧,系统探讨数智时代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共同助推我国基础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他表示,希望通过论坛的交流,与会者能够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创新思路,为推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惠州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颜敏教授对本次论坛的论文征集与评奖活动进行了说明,并宣读了获奖名单。组委会为部分获奖论文颁发获奖证书,并邀请部分论文获奖者作论坛分组报告。
在上午的主论坛环节,特邀四位专家依次进行专题发言。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副社长秦卫波、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光明教授和湖南科技大学教学评建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周险峰教授分别作《对教育硕士学科建设与培养的几点认识》《“拼盘式专栏”对作者投稿的影响》《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选题要重视导向基础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和《立德树人与知识学习的域外视角》精彩报告。报告从不同维度的切入,深刻剖析了教育硕士点建设、数智时代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教育学科的建设、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理解。惠州学院特聘教授陈伟进行学术总结,强调四位专家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探讨数智时代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学术理论和实践挑战等,深化了与会者的学术见解,推动了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践创新。
下午,教育管理、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和英语教育四个分论坛分别在行政楼501会议室、旭日教学大楼422会议室、328室和旭日科技大楼A座302报告厅举行,并同步在腾讯会议中进行直播。
在教育管理分论坛上,华南师范大学曾文婕教授作《以评促学何以可行——论学习为本评估的媒介原理》的专家报告。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文建章、湖南科技大学的胡佩娴、安徽师范大学的贾红旗、西南大学的傅密、南京大学的王小玉及湖南科技大学的张叶红等6位教育管理方向的征文获奖研究生代表进行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嬗变与实践回应》《Sora赋能教育教学发展:机遇、挑战与路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多元治理:困境、逻辑与对策》《变与不变: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师生的教学图景与情感轮廓》《ChatGPT引领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的明日之路》及《素养教育:AIGC 时代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的学术报告。研究生代表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王贤文进行了分论坛的点评,高度肯定研究生的研究问题敏感性和研究成果的扎实性,并指出本次论坛讨论的问题具有时代性、深刻性和发展性,聚焦数智时代的教育发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他希望研究生在未来研究中持续探索,切实推动数智时代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
语文教育分论坛首先进行了语文教育方向的论文颁奖仪式,其中研究生组获奖论文共20篇,中小学组获奖论文12篇。随后,《学语文》杂志主编、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勇教授作了题为《中学语文教研论文的写作》主题报告,强调中学语文教研论文要注重选题,要关注前沿、关注热点、关注教材,语文教研论文要真正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并对于“如何写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分论坛下半场,来自衡阳师范学院在读研究生田晶、淮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魏玉翠、肇庆学院在读研究生陈欢欢、惠州市麦地小学教师詹莎琪、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第一实验小学教师王苑茵分别在线上、线下做了论文分享发言。《学语文》杂志主编、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勇教授做了简洁清晰的点评,他从论文选题、论文结构、学术规范三个方面对上述获奖论文进行了分析,指出研究主要集中于初中阅读教学和小学语文学习策略,选题切合当前教育关注问题,结构清晰合理展开并且有良好的学术规范,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学术性。
英语教育分论坛特邀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斌,做主题为“教育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旨报告。刘教授分享了教育信息化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深刻影响,提出了构建适应AI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刘教授在教育技术领域的权威性和丰富的科研成果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好评。随后,四位优秀获奖者宣读围绕数智化赋能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论文,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认可。论坛的召开将推动英语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为适应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培养提供了新方向。
数学教育分论坛包括主题报告和研究生报告两个环节。主题报告分别是华南师范大学苏洪雨教授的《数智赋能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童莉教授的《基于PBL的中小学数学建模式活动》《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编辑部副主任顾俊的《数学教研论文:怎么写、写什么及案例分析》等三个报告。来自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的在读研究生覃万安、王盈丁分别做题为《核心素养指向下小学数学问题:内涵、现状与设计》和《基于结构表征视角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模型建构研究》的报告。
惠州学院第二届基础教育研究生论坛的举办,旨在紧跟基础教育研究新动向,积极践行基础教育初心使命,打造适应数智时代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新师范”,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审稿审核: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