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发展战略背景下农村网络发展模式与路径Rural Network Development Model and its Re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王贤文;TAN Meifang;
摘要(Abstract):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基于数字鸿沟的认识与数字乡村建设的要求,提出我国农村互联网存在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两种模式:前者致力农村网络接入鸿沟的解决,强调网络设施的物理到位;后者聚焦农村网络使用鸿沟的缩小,注重农民"绿色"与"金色"网络行为的养成。提升农民网络素养,实现农村网络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是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和培育信息时代新农民的内在要求。开展"在村化"网络素养教育,构建协同的教育支持体系,是培养数字时代"新农民"和农村网络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KeyWords): 数字鸿沟;农村网络;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新农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20GXJK180)
作者(Authors): 王贤文;TAN Meifang;
DOI: 10.16778/j.cnki.1671-5934.2022.01.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毛薇,王贤.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及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11):116-120.
- [2]彭超.数字乡村战略推进的逻辑[J].人民论坛,2019(33):72-73.
-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9-15)[2021-09-17].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2/P020210203334633480104.pdf.
- [4]韦路,张明新.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4):43-53,95.
- [5]张铮,周明洁.媒介使用与中国农村居民的现代性——对湖南浏阳农村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7(5):61-64,69.
- [6]黄少华.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
- [7]李健,邬晓鸥.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研究进展及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7):70-73.
- [8]李琨.媒介素质教育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3(5):38-43.
- [9]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4):7-8.
- [10]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26
- [1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EB/OL].(2019-01-04)[2021-03-14]. http://www.gov.cn/xinwen/2019-01/04/content_5354819.htm.
- [12]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 5版.唐兴通,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97.
- (1)通过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展开的调研,上海财经大学对10381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并发布《2017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报告》。
- (2)笔者曾对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民的网络素养及教育开展的情况开展实证调研,形成《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民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报告,以下结论均来自该调研报告。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