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左派对晚明艺术精神的影响论略The Influence of the Leftism Zen of Yangming School on the Spiritual of Late Ming
梁愿;
摘要(Abstract):
中国艺术一直重视生命精神。与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指向宇宙整体的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不同,晚明艺术所追求的生命精神是指向当下个体的。晚明艺术之所以形成这样一种偏离传统美学的个体生命精神,与王学左派的濡染作用有密切关系。由于王学左派的影响,晚明性灵说阐述了一种性情并育的观点,这使得晚明艺术对"情"的态度与传统美学有所不同。而且,受王学左派"不须防检"的工夫论所启发,晚明艺术置传统法度于不顾,而一味讲求以无法为法。此外,晚明艺术的通俗转向,亦与王学左派的世俗化紧密相关。
关键词(KeyWords): 王学左派;晚明艺术;审美取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X-JYJG2021060)
作者(Authors): 梁愿;
DOI: 10.16778/j.cnki.1671-5934.2022.01.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韩经太.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M].北京:中华书局,1997:218.
- [2]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 [3]何心隐.何心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72.
- [4]赜藏主.古尊宿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4:803.
- [5]普济.五灯会元[M].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157.
- [6]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 [7]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1.
- [8]袁中道.珂雪斋集[M].钱伯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92.
- [9]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 [10]焦竑.焦氏笔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30.
- [11]李贽.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12]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323.
- [13]由智超.中国书法家全集:王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88.
- [14]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577.
- [15]严羽.沧浪诗话校释[M].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24.
- [16]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98.
- [17]郭绍虞.郭绍虞说文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15.
- [18]王畿.王畿集[M].吴震,编校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 [19]王艮.王心斋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47.
- (1)王学左派,指王畿与泰州学派,他们表现了一种儒禅俱显、打破传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方式。
- (2)关于性灵涵义的复杂性,黄卓越先生《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之《情感与性灵:晚明文学思想进程中的一对内在矛盾》中有深入探究。本文采用其划分为虚灵式性灵说与浑情式性灵说的做法,不过在哪种更能体现晚明性灵观的内涵这一点上与之不同。
- (3)王英志先生于其《性灵说的渊源与性灵派的背景》一文中,即持此观点。
- (4)如蒋述卓先生、黄卓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