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中德经贸关系述论On Sino-Germany Economy and Trade Relations in 1930s
付丽宁;
摘要(Abstract):
20世纪30年代,德国和日本是亲密无间的法西斯盟友,而中日两国在七·七事变前已处于事实上的交战敌国关系。在这种背景下,中德两国却关系友好,甚至一度达到"蜜月"般程度。为了研究民国中外关系史上的这一"奇特"现象,文章从经济关系的角度,对中德经贸关系30年代前期的复苏、中期的整合与发展及后期的逆转过程作了考察和分析,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同发达的德国乃至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特别发展经贸关系提供史鉴。
关键词(KeyWords): 30年代;中国;德国;经贸关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付丽宁;
DOI: 10.16778/j.cnki.1671-5934.2011.01.01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景平.从胶澳被占到科尔访华——中德关系1861-1992[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 [2]中国第二历史博物馆.中德外交密档(1927-1947)[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 [3]柯伟林.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 [4]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绪编(三)[M].台北: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367-371.
- [5]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八.一三”抗战史料选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544.
- [6]沈庆林.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援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7]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3编(二)[M].台北: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