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粮食高产“卫星”论析Impractical High Grain Output Under the Theory of Social Cognition
黄金魁;
摘要(Abstract):
大跃进期间各地大放粮食高产"卫星",行为主体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的社会心理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当时,鼓励冒进、支持浮夸的社会价值观念,大鸣大放大争的行为方式,全能社会的管理模式,是社会认同的基础性支撑系统。
关键词(KeyWords): 放“卫星”;社会认同;社会环境;社会心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黄金魁;
DOI: 10.16778/j.cnki.1671-5934.2011.04.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06.
- [3]谢春涛.“大跃进”运动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3):30-31.
- [4]黄根兰.试析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的成因[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1995(4):61-63.
- [5]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476.
- [6]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
-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 [9]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84-86.
-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