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1981 主管部门: 惠州学院 主办单位: 惠州学院 刊期:双月刊 电话: 0752-2529551 Email: xb@h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53/z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934 惠州学院学报微信公众号
我国《民法典》通过设立民事法律关系机制调整民事关系;以民事法律关系为主线编纂的《民法典》,其总则编是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规定,其分则编为类型化民事法律关系规范;民事法律关系规范既是民事主体的行为规范,又是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判规则以及律师处理民事纠纷案件的实体法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政治体制与司法体制的共同选择。2018年3月11日第五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正式通过,意味着我国国家权力的配置发生了重大变化。监察机关宪法地位的正式确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以及司法改革的深化,给新时代检察机关的职能配置带来了根本性、系统化的影响。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更加需要立足本职,重新审视其所具有的侦查职能、公诉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使检察职能符合新时代检察工作的需求,为完善多元化检察职能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发展提供方向。
通过对惠州市2004-2018年度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数据分析、现状调研,采用区位熵法、变异系数法,并进行线性加权构建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回归曲线拟合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惠州市的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且呈波动性逐渐上升趋势;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且两者拟合遵循"倒U"型特征,这表明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典型"倒U"型特征在惠州市得到较好印证。因此,惠州市在着力构建"2+1"产业集群的同时,应加强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响应程度,避免陷入"先污染、再治理"集聚困境,实现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高质量协调发展。
惠州西湖诗词是惠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对提升惠州西湖的景观文化有重要的意义。西湖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山、水、月、桥、祠堂及墓冢的描写,西湖诗词建构了秀丽多彩的文化景观,同时,西湖诗词也蕴含着歌颂唯美爱情、向往隐逸生活和怀古伤今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引起了千百年来游客的向往与共鸣。作为曾经寓惠的历史文化名人,苏轼对西湖诗词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后世诗人唱和东坡诗词、效仿东坡情调等方面。
现代国家是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主权唯一与权利多元、主权稳定与主权合法二维一体的政治实体。多元文化主义具有质疑和解构普世主义、基础性、权威性和中心性的后现代思想基调。在理论逻辑上,多元文化主义消解与冲击国家民族、主权唯一与主权稳定性,但促进和优化国家民主、多元权利与主权合法性。多元文化主义国家建构实践引起激烈争议,保守派批判代表了同化主义民族国家建构理念,激进批评的声音则基于当代左翼社会批判思想。多族群社会的国家建构仍须在文化多元化与政治一体化相统一的框架内调整和完善。
社会需要权威,才能实现稳定、统一,领导需要权威,才能有效地进行协调、指挥。治国理政需要领袖集团的核心领导。社会主义国家主张权力为民所有、为民所用。权力的基础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权威的存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悲剧得出启示:困难不可怕,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流失。要树立正确的领导权威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真正实现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崔有邻出生于"五姓七家"之一的清河崔氏家族,属南祖一房,门第显赫。《旧唐书》与《新唐书》中关于崔有邻的家族成员有较多的记载,这方墓志可纠正史籍中关于崔有邻父祖的错误记载,且能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崔有邻的任官经历作一定的补充。通过崔有邻任官经历与志文的相关记载,也能对崔氏家族在经历了崔胤事件以及唐末五代时期的战乱后的生存状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万历三十五年(1607),毛国鼎入籍琉球王国久米村,毛氏家族遂在此开枝散叶。几百年间,毛氏家族历经兴衰。二战后,毛氏门中会重建并实现法人化。他们坚持修葺祖墓、清明祭祀、修纂家谱、教育子弟、寻根问祖等活动,使毛氏门中复兴之势愈显。毛氏门中的历史浮沉,清晰地体现了毛氏门中对传统文化和久米村毛氏家族身份的坚守。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发展,汽车销售行业由传统模式逐步向更具灵活性的新零售模式转型,这为汽车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目前,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存在诸多不足,市场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不完善、产品供给单一等问题凸显。文章将从汽车金融行业以依托互联网技术在新零售背景下创新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对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提出客观建议:作为汽车金融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信用风险监控、不断完善汽车金融行业的法律制度、优化调整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面对当下多元化的物流需求,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物流企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梳理以往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及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价值链视角下的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分析框架。发现在价值链视角下,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主要有资源、环境、技术和需求。虽然商业模式创新促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但创新过程中也存在跨界经营、成本、数据、人才,服务等诸多壁垒。
《老人与海》对于老人和自然、老人和社会、鲨鱼和大马林鱼、甚至小说细节与海明威自己的生活体验之间的种种矛盾所构成的矛盾束的展示,使得人类不能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并寻求解决之道。作品为人类反思自身的所作所为,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寓言式范本。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对立又统一。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应该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狄更斯的《艰难时世》写于功利主义哲学盛行的19世纪,被认为是批判功利主义的力作。但小说文本的种种细节表明,造成小说中人物悲剧的并非作为理论学说的功利主义,而是社会现实层面资本与理性的共谋。这种共谋关系在小说中具体表现为庞得贝与葛雷硬的"友情"。葛雷硬推行的理性教育需要资本的支持,庞得贝也需要为自己的资本剥削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他们的合作正好弥补了彼此的缺失。由此,资本披上理性的外衣,将自身合理化,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式对焦煤镇进行压迫,最终酿成悲剧。
杜甫诗歌中的量范畴包括物量、动量、程度量、时间量、空间量等五大类;有四个特点:客观性与主观性;"有界"性与"无界"性;实与虚;增量与减量。杜诗表达量义使用了数量词、副词、形容词等词汇手段、复叠等语法手段以及比喻、夸张、衬托、婉曲等修辞手段;杜诗中的表量词语具有文化、语法及修辞功能。
将莫言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葛浩文译本为研究对象,结合杨绛先生提出的"翻译度",从选词和造句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选词的翻译度过小则译文生硬,过大则无法使文化真正走出去,选词应以原文语境为准;葛浩文处理句法时采取了大的翻译度,尽可能贴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由此可见,中国文学的外译应讲究"适度",如此既能满足读者的接受,又不让原著丢失其文化本色,从而确保中国文学的海外有效传播。
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其产生有着体现时代烙印的认知因素及相关社会文化特征,对流行语的研究不仅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也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文章考察了流行语"萌"的语义来源、构词功能、语义色彩,并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萌"流行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发现"萌"系流行语持续较高网络关注度不是简单的语言单向输入或输出,而是汉日两种语言双向互动、中日文化互相影响的结果,并有其隐藏在语言符号背后的认知理据。
小说翻译需要注重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形式是传达文章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的主要工具,而多数译者的译文往往是建立在"可意译的物质内容"之上,忽略原文的形式,造成"假象等值"现象。葛浩文和伊万·金《骆驼祥子》英文译本都是翻译中的经典之作。然而,译者由于忽略了对目的语读者相异文化因素的预判,或是缺乏对与原文相关联的特定语言表达形式的足够重视,在他们的译作中还存在"假象等值"问题。文章以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葛浩文和伊万·金的不同英译本在句法中的四个方面:重复、破折号、节奏和引语中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假象等值"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以期提高译者的文体意识。
和声的组织作用与均衡的平衡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有机结合,构成了合唱音乐再现时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在音乐的立体性与时间性上所共同追求的音响效果。文章探讨了和声与均衡的相互关系及其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和声—均衡"音响效果图,归纳其规律:和声是合唱艺术中各声部关系的组织者,均衡是各声部在音量和音色相互关系的平衡者,和声是均衡的基础,均衡是和声的音响体现,和声在均衡的作用下塑造了表达合唱作品内容的音响,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合唱作品再现时表现作品内涵、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因素。
明洪武至嘉靖年间,是浙派和院派绘画并行盛誉之时,为明前期绘画阶段,其时广东山水画得到快速发展,并紧随主流画派风尚演变,整体上以继承宋元遗韵,稍作折中、融合宋元诸名家画法为主,向后人传达了那一时期广东山水画的艺术水平和创作风貌。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类数字化新媒体平台蓬勃兴起,出版业迎来了全媒体发展的新时代。全媒体出版打破了出版业现有的格局,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革新了编辑的职能和工作内容,对编辑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只有与时俱进,掌握全媒体出版的技术和要领,提升综合素养,才能真正立足于全媒体出版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剖析全媒体出版时代编辑素养提升的必要性,论述新时代出版编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并试图为编辑素养的提升提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高职院校是新时期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在育人环节,高职院校各部门通过职责的履行,从不同层面实现了人才的多层次培养目标。从深耕理论、投身实践、知行合一和深度融合四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共青团育人体系构建的策略。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提高研究生群体的跨文化能力既是进一步对外交流、输出文化的必须,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要求。文章采用吴卫平等人设计的中国大学生(研究生)跨文化能力调查问卷,对福建省三所高校500多位硕士研究生的跨文化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受试者总体跨文化能力处于稍欠理想的状态(均值为3.20),在六个维度中,态度得分最高(3.75),外国文化知识得分最低(2.46)。以不同维度为观察视角,不同背景的硕士研究生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文章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研究生群体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提供启示。
幼儿发展与幼儿园课程密切相关,然而,在有着极大自主性的幼儿园课程建构过程中充斥着各种权力博弈。博弈方都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中心,将课程权力作为实现其课程利益的工具。Foucault认为知识是断裂性、不连续的,随时代变动,选择出不同的知识形态,在这过程背后必然交织着权力运作的历程。他认为不同的权力形构出各自不同的知识形态,所形成的知识观也都不同,所以,需要更进一步挖掘权力/知识相互作用和形成的过程。因此,研究者借鉴Foucault的知识/权力观,分析幼儿园场域中的课程权力博弈过程,阐明幼儿园课程博弈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此促进幼儿园课程良性发展。
<正>《惠州学院学报》是惠州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文、理合刊,逢双月月末出版,其中第1、2、4、5期刊发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文章,第3、6期刊发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文章。社会科学领域涉及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音乐、美术及图书情报等;自然科学则涵盖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电子工程学、化学与化工、生命科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地理、服装、体育学等。设有东江文化研究、惠州研究、丰湖论法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校内外学者广泛征稿,来稿务请注意以下要求:一、稿件内容要求1.稿件应符合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对有关国家主权、宗教、民族和港澳台等敏感问题的表述,应与国家现行政策以及权威、规范的表述保持一致。